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91章

作者:沧海惊鸿字数:3185更新时间:2021-05-02 15:01:52
  谁能想得到, 萧寒这么一个外表粗豪的汉子,竟能张罗得这么一桌菜?
  季凝盯着那一桌子的琳琅满目,眼神呆了呆。
  当然最惹人眼目的, 还是桌子正当中的的那盘烧鲈鱼。
  两尾鲈鱼, 一尾是简铭钓的, 一尾是她钓的,嗯,她在简铭的帮助下钓的。
  萧寒亲自下厨,烧了这两尾鱼……季凝的心情有些微妙。
  而此刻, 简铭正邀萧寒同坐同饮。
  萧寒谦让两句,便也没再客套, 告了罪, 在桌旁坐了。
  季凝是不喝酒的, 萧寒想得周到, 早取了甜浆,请季凝品尝。
  那甜浆是柰子酿的, 酸甜的口味, 还有一些发酵的醇厚味道, 与酒味相似。
  季凝觉得很是好喝,脸颊上亦微热,漾开了两朵红晕。
  甜浆有些醉人。
  简铭见她瓷白的肌肤上沾了胭脂色, 不由莞尔, 由着她去享受那柰子酿去。
  简铭与萧寒则共饮萧寒备下的农家浊酒。
  粗陶杯子里, 酒浆浑浊, 冲鼻的酒味, 掺杂着属于粮食的清甜。
  “田家野意, 怕是入不了侯爷的眼。”萧寒笑道, 朝简铭举杯。
  简铭亦举杯,各自饮了一口。
  一股子热气,随着酒液入腹,在胸腹间漫漾开了,简铭登时觉得整个身体都热腾了。
  “好酒。”简铭赞道。
  他的身份地位,宫中的琼浆玉酿尝过,军中辣喉的烧刀子喝过,便是乡村酒肆里的酒酿也入过肚。
  简铭算不上好酒,对这杯中物却也有些考量。
  老话说“就是粮食.精”,眼前这刚入腹的浊酒,配得起这句。
  萧寒听简铭赞叹,眼中添了笑意:“多谢侯爷夸赞。”
  简铭于是便明白了,这酒是他亲手酿造的。
  想不到,这位萧管事倒是个多才多艺的。
  简铭暗笑。
  酒过三巡,宾主间皆觉得热络了些。
  简铭令常青斟酒。
  常青领命为简铭和萧寒面前的粗陶酒盏各自斟了酒。
  此时屋内侍奉的,只有常青一人。
  原本玉篆按规律该侍立在季凝身后侍奉的,之前却自荐说去厨房里打下手。
  一餐饭都快吃完了,这下手也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。
  季凝沉眸。
  简铭向萧寒举杯,两人各饮一口酒。
  “萧管事不是京中人?”简铭忽问道。
  萧寒动作微顿,从容道:“不是。”
  简铭盯了他两息,缓缓道:“我听萧管事口音,倒像是……威州人氏?”
  萧寒闻言,面色一僵,但很快就回复如常:“侯爷听得出在下不是京中口音?”
  他没有直接回答简铭的问题。
  简铭的瞳子微不可见地缩了缩,脸上淡笑依旧:“听得出来。我带兵十几年,莫说是大齐某地的口音,便是南楚人、北漠人的口音,我也辨得出来。”
  言下之意,萧寒的威州口音,是板上钉钉,凿实了的事儿。
  “这么说,侯爷身边也有威州人了?”萧寒笑望简铭。
  简铭挑眉。
  两个人听起来似是寻常对话,其实暗中已经打起了机锋。
  季凝虽一时琢磨不透这两个人到底在计较些什么,但是有一点她可以确定,即,萧寒是威州人氏,且简铭对于“威州”这个地名,很是敏.感。
  威州啊……还真是个挺特殊的地方呢!
  季凝博览群书,对于大齐出名的地方,颇有些了解。
  威州这个地方,之所以说其特殊,是因为它曾经不属于大齐的国土。
  威州,原是旧卫国的地界,含卫国京畿和周边几座大市镇的所在地。
  卫国当年曾经是与大齐、南楚呈鼎足之势的大国,其北跨河套直入草原,东极淮水之滨,南抵十万大山之脚,向西则覆盖了整个蜀州,斜插.入高原。
  卫国国势最盛、国土最大的时候,当时的齐、楚两国的国土合起来,都及不上它。
  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国,却在一代雄主陨落之后,即位的皇帝一辈不如一辈。
  齐国凭借着东方临海的优势,一面勤于农桑,一面制海盐贩卖各国,很快国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;南楚则凭借着江南鱼米之乡、蚕丝海运等优势,迅速发展,渐渐国富民强。
  任何一个做皇帝的,最大的愿望便是江山一统,齐楚两国的皇帝也不例外。
  随着齐楚两国一代一代的经营、战争、蚕食,卫国的国土渐渐缩小,最后竟缩小到只能孤守着国都附近的那么几座城池。
  一个国家到了这番境地,变成了人人皆可欺、人人都想踩一脚的存在。
  卫国的末代皇帝也是个极不争气的,王朝颓败若此,他竟就放挺了一般,每日里只耽于享乐,夜夜流连于后宫,做下的荒唐事连他的彤史官都没眼看。
  更甚者,面对着齐楚两国的步步紧逼,卫国皇帝不惜拿自己尚在年幼的女儿献给两国的皇帝,只为了能换得哪怕半月的安逸。
  这样的皇帝,最终的结果,自然是众叛亲离,家败国亡。
  二十年前,当时的大齐皇帝,也就是先帝,亲征卫国。
  有当时任户部尚书的王家家主,也就是后来的王丞相坐收后方保障军辎粮草恭迎,加上王家和郑家联手的财力支持,卫国军队很快溃不成军。
  卫国都城被破,大齐的蹄铁踏碎了卫国的国土,大齐的车马也将富庶的卫国的金银细软、种种贵物运回了大齐的圣京城。
  据说那场灭国之战后,王家和郑家都从中得到了常人难以相见的好处,足见这两家在战争中得了起了怎样的作用。
  而卫国这个国名,也被大齐先帝大笔一挥,变成了威州这个新名字。
  卫国从此成为了史书中不打光彩的一抹存在,而威州从此便只是大齐的威州。
  威州,立威之后,喝威之州。
  只从这个名字看来,大齐先帝御赐的这个词,深意可见。
  而今,二十载光阴逝去,曾经威州的那场兵祸的血与火,早就泯灭在了历史之中,年纪轻的威州人或许都不知道在他们的脚下,昔年曾经发生过什么。
  可是萧寒不同,他的年纪……得有四十多岁了吧?
  若他是威州人,那场兵祸发生的时候,他正值年轻。
  那么当时的他,又经历过什么呢?
  车轮辘辘,已经是返回圣京城的途中。
  季凝身处车中,还在思虑着这桩事。
  简铭与萧寒的那番对话,后来不了了之。
  两个人似乎都从对方那里得了想要的答案,季凝却越发觉得糊涂了。
  这两个人待她都极好,出于真心的那种好,季凝感觉得到。
  可是这两个人之间……
  简铭特意问萧寒是哪里人氏,一定大有深意。
  季凝心忖。
  威州如今也是大齐诸多州郡中的一个,圣京城中哪个州的人都有,甚至连别国人都有。只要不是别国的奸细,这没什么好奇怪的。
  简铭的军中也肯定有威州人,可为什么他偏偏要探问萧寒的籍贯?
  萧寒的身上,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?
  季凝敛眉沉吟,一颗心也沉郁了下去。
  萧寒不是旁人,是她的田庄总管。
  她连她自己田庄总管的底细都不清楚……这着实让她心中难安。
  还有玉篆。
  自从在田庄上,被萧寒无视拒绝之后,玉篆便没什么精神头儿,倒像是被霜打了一般。
  这种情状,旁人或许瞧不出来,季凝从小与她一起长大,怎么会瞧不出来?
  说不定,这个瞧得出来的,还真有“旁人”……
  玉篆就陪着季凝坐在车里,一路上闷声不响。
  季凝心里有事,更觉得闷得慌。
  她索性撩开窗帘,向窗外望去。
  说是透透气,其实季凝掀开窗帘,便禁不住寻找简铭的身影。
  简铭原是策马缓行在季凝的车旁。
  他的坐骑毕竟是战马,城郊新鲜的气息让那匹喜欢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兴奋,噗噗打了几个响鼻之后,就总是想甩开四蹄疾奔。
  简铭控制着马匹,不令它乱跑,最后轻轻拍抚着马颈,才让它安分了许多。
  这么一来,他驰到了马车的前面。
  季凝甫一掀窗帘,简铭未听到声音,却心有灵犀般地拧转头去。
  两个人的目光刚好撞上。
  季凝道简铭,心里奇异地安稳了许多,那些如重石般压在胸口的心事,竟也奇异地得了几分疏解。
  她吸了一口车外的空气,好像有淡淡的皂角气息。
  那应该来自简铭的身上。
  简铭勒缰绳,令马徐行。
  “车里闷?”他关切问道。
  “嗯。”季凝轻应。
  简铭想了想:“会骑马吗?”
  季凝怔住,只能摇头。
  她自幼长在深闺之中,哪里有人教她马术啊?
  季凝其实挺羡慕那些能纵马疾驰的女子的。
  骑在马背上,任由劲风迎面地吹,应该是很享受的感觉吧?
  季凝眼生向往。
  简铭看在心里,温和道:“等回了府,我教你。”
  “真的?”季凝双眼放光。
  “何时骗过你?”简铭因为那双好看的眼睛里的辉芒,心情极好起来。
  有那么一瞬间,他甚至觉得,单为了那双眸子里的亮闪闪,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。
  车马缓缓而行,两个人的眼神之中,似只有对方,身旁的风景都被忽略了。
  刚行了一会儿,忽听得迎面一阵得得的马蹄声,响得急促。
  骑马之人飞马驰近:“夫人,侯爷,快请回府吧!大郎君惹祸了!”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